高 媛、张 琨老师分享

高 媛、张 琨老师分享

高媛老师分享:

《黄河琉璃》

济南市青少年宫

(一)了解黄河文化,运用美术语言表现黄河的美

(二)通过课程,提升学生情感价值

(三)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济南市青少年宫建宫59年,是中国建国以后最早成立的省级青少年宫之一。从1965年建宫以来,一直在校外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01了解黄河文化,运用美术语言表现黄河的美

高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校外教育主题课——《黄河琉璃》,她强调,这个主题的灵感来自于明代诗人纪坤的《渡黄河作》:“放眼三十里,日耀黄琉璃。”通过描绘日光照耀下的黄河水成黄琉璃的景象,表达了黄河的壮丽与美丽。“黄河琉璃”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也表达了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而此次课程的教学主题和目标就是要求学生了解黄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基本地理特征和流域范围,掌握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黄河的美。

02通过课程,提升学生情感价值

通过观察、讨论、欣赏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索黄河历史传承、流域环境、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等各个单元的知识。

高老师指出,通过课程讲解和绘画过程,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担民族复兴大责。

03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如色彩层次感,各个单元内容的理解,大胆表达对黄河的情感。并通过多个照片和视频,全面展示黄河的波澜壮阔,引起学生兴趣,引出大单元的主题——黄河琉璃。

最后高老师总结,通过《黄河琉璃》这个主题,学生不仅用绘画形式在很多方面表达了黄河之美。通过相关图片和视频讲解,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丽风景和独特景观,更深刻理解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张琨老师分享:

分享课程《如何引导孩子的想象力》

希望美术

(一)故事法

(二)思维导图法

(三)多变法

张琨老师在齐鲁文化书画大会论坛现场分享了如何引导孩子想象力的美育策略。她强调美育不仅是培养艺术家,更是让孩子通过美育课程将美融入生活,伴随一生。

01故事法

张老师提到,故事法是一种儿童画创作中较为常用的创意方法,利用编创故事的形式,进行画面内容的想象和联想创作。运用故事法引导,通过形容描绘、创编意识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故事法的使用,重点在于具体形象、周围环境、故事情节等的形容描绘,增强画面感和生动性。

02思维导图法

张琨老师在论坛上给我们介绍了思维导图发的含义,也可以称为5w”分析法,“5w”分析法是由5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W组成,分别是Who(谁)、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

思维导图法可以更好的辅助故事法,让老师落实并引导、帮助孩子从多种维度和方向构思画面内容。

03多变法

张老师提出,在“变”的思维引导下,学生会产生无穷无尽、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出多种多样有趣的创意作品。她还提到不同学科间的共通方法,强调在美育中也要注重方法的传授。最后,她呼吁所有美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索更多引导孩子想象力的方法。